位置: > 中国传播网 > 国内新闻 >

环保专家:京津冀煤炭比重应力争降至40%以下

时间:2017-08-21 14:19来源:

  如何解决京津冀地区重污染?PM2.5如何形成?环保部邀请专家组为改善空气质量“问诊把脉”。与会专家建议,要构建清洁煤供应体系,进一步推动煤炭高效清洁集中利用。2030年,京津冀煤炭用于集约化利用提高到90%以上,力争京津冀2030年煤炭比重降至40%以下。

  六次重污染PM2.5同比上升6.4%

  参与研讨的为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顾问组5名院士和总体专家组25名专家,以及全国各地大气领域各研究方向的专家代表。

  从季节分布来看,秋冬季是重污染高发季节。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入采暖季后重污染呈高发态势。2016年,进入冬季以后全国空气质量不升反降,11月、12月份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分别下降7.5、6.3个百分点,PM2.5浓度分别上升7.4、5.4个百分点。11-12月京津冀区域发生6次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重污染过程,PM2.5浓度同比上升6.4%。特别是12月中下旬,全国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重污染天气,京津冀及周边的北京等35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石家庄等多地AQI爆表。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较大幅度拉升了全年PM2.5平均浓度,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年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影响了公众对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的感受,成为现阶段大气污染治理的焦点和难点。

  从区域排放强度来看,京津冀地区的排放强度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从季节变化特征看,采暖季排放强度远高于非采暖季。

  化学成分互相影响加重大气污染生成

  与会专家表示,PM2.5来源复杂,其化学成分既来自于直接排放,也来自于二次转化。最新的研究显示,除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氮氧化物转化为硝酸盐,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氨转化为铵盐等过程外,还存在这些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二氧化氮促进二氧化硫加快转化为硫酸盐,产生“1+1>2”的大气污染生成效果。

  另外,我国大气观测能力不断增强,颗粒物和臭氧雷达等垂直观测手段可以更加精确地给出大气污染物输送的关键信息,为区域大气污染的研判和防控提供支撑。

  不利的气象条件加速大气污染程度

  气象条件是大气污染形成的外因。不利的气象条件,比如静稳、小风、高湿以及逆温等,会在排放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导致更加严重的大气污染。研究显示,2013年以来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气象条件整体不利,2014年比2013年转差17%,2015年比2013年转差12%,2016年气象条件总体不利,特别12月是我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12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情况偏高2.6℃。

  重污染形成还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使大气层结更加稳定,这是国际上已形成的共识。受全球普遍异常气候的影响,2016年冬天,英、法、韩等国也遭遇了空气污染现象。

  构建清洁煤供应体系推动煤炭高效利用

  与会专家表示,要构建清洁煤供应体系,进一步推动煤炭高效清洁集中利用。2030年,京津冀煤炭用于集约化利用提高到90%以上,力争京津冀2030年煤炭比重降至40%以下,农村散煤削减50%以上。

  2020年基本淘汰钢铁、电力、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全面实施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控制工程。

  北京晨报记者 吴婷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2003-2014 版权所有:EPR传播网 备案号:京ICP备05238527